连云港物流提示:邦博物流落户邗江
发布时间:2012-04-26 来源:连云港邦博物流有限公司 点击数:
-
经历大风大浪之后,连云港货运。如今在中海“稳健经营”已成为一种基因:集团资产负债率仅49%,在行业低谷期仍保持强劲现金流。实施“大客户、大合作”战略,与国内五大钢厂、两大煤炭集团、四大电力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之余,也稳固了自己的货源。
有关资料还显示,中国海运企业商船队中的两支主要力量是中远(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海运集装箱运输公司,他们已是居世界第七位和第八位的集装箱船海运企业。欧洲、日本和韩国的海运公司表示,他们所占有的国际市场份额已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被中国海运公司挤占,但中国海运市场对他们来说仍然是具有吸引力的海外市场。国外特别注意中国海运部门负责人披露的发展规划,即在今后几年内,其船队运力要提高3倍,到2010年要跃升为全球的第三大海运企业。这意味着国际海运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大船的好处在哪里?首先是节能减排。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日前在上海表示,未来我国将设置船舶能耗标准,力争与2005年相比,“十二五”末海洋船舶的单位能耗下降16%。而当前的一些大型新船,可以做到减少20%的碳排放。
目前中海三大船队的“标志性船”均是世界一流:中海集运拥有8艘1.4万标箱级的超大型集装箱;中海油运的30万吨油轮,营运将达16艘;中海货运拥有14艘23万—30万吨的巨型矿砂船。此外,集团还在积极组建总数达10艘左右的液化天然气船队,服务于国家的清洁能源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开拓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对此,李绍德颇有感触:“以往我们的航线,多集中在东西向的亚欧和太平洋之间。今后开拓新兴市场,要把一些航线调整到南北向的非洲、南美之间。强化全球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从跨国经营到跨国公司的转变。”
中海集团还大力拓展与航运相关的工业制造、码头和金融领域,迄今已培育了数个利润过亿元的陆岸产业。通过船岸联动和上下游延伸,中海正由一个传统的航运承运人变身全程的物流经营人,从而摆脱价格战的“红海”,走向服务创新的“蓝海”。
国外造船和海运业界最关注的一点是,中国海运公司所订购的新船其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国内造船厂下单,这对中国造船业的发展来说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拉动力量。中国的长远战略目标是,在国际海运市场和造船市场上都要成为大国和强国。中国政府对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给予大力扶植,使中国海运和造船业的发展具有宽松的市场大环境,这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中远航运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的造船业近年来发展势态良好。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占当年全球造船产量的近五分之一。新承接船舶订单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大国,并与排名前两位的韩国和日本明显缩小差距。船舶产品出口到1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26个对德国和新加坡两大市场的出口额实现成倍增长,总计占比达到30%。
据商务部消息,近日,钢铁企业面对铁矿石海运的价格上涨,纷纷涉足海运船舶业。例如,宝钢斥资20亿元人民币投资中国最大的船舶总装厂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建龙钢铁”,也在去年底正式收购舟山最大的造船企业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并计划逐步扩建。而首钢集团也与铁矿石卖家巴西淡水河谷达成协议,组建自己的铁矿石远洋运输船队。
国际投资银行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国际贸易中,由于一直大量出口钢铁,而国内铁矿资源有限,造成了中国对于铁矿石的严重进口依赖。据兰格钢铁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2003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到2006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3.26亿吨,同比增长18.6%,占全球矿石贸易量的50%左右,连云港物流。占世界铁矿石海运增量的90%以上。